原标题:“具有爱国主义和忠于信仰的基因”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在《习近平:正圆中国梦》导言中用“具有爱国主义和忠于信仰的基因”说明父辈对习近平的影响,他说:“通过对习仲勋变化无常命运的研究,我更好地理解了他的儿子,在‘文革’时期他差一点丢了性命,但他却仍然保持了对社会主义正义事业的信念,相信绘有锤子和镰刀的红色党旗对中国命运是有益的,衷心希望改善自己人民的生活,不能容忍腐败行为寄生在党的肌体里,这使习近平下决心从打大‘老虎’开始行动。”
“家风在习近平身上烙印深刻”
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主编的《习近平时代》一书在谈到习仲勋时说:“在中共的政治元老序列中,习仲勋并不处于核心位置——他并非来自与毛泽东最为密切的湘楚之地,没有参加过长征,也不是党内运动中的风云人物。他最为人称道的,是正直、坦诚、务实、坚韧,不居功,敢于承担风险,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对于中共党内‘左’的倾向始终坚决反对。”“这位出身贫寒、经历艰辛的领导人,对于子女要求甚严,从不让自己的公务车搭载家人,孩子们住寄宿皇冠9393体育平台,周末回家都是自己乘公共汽车。”习近平“像父亲一样,冷静、有控制力、从不抱怨”。“家风在习近平身上烙印深刻。”“他继承了父亲实事求是、节俭诚朴的品格,并直截了当地呈现在施政方略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比如,他中止了春节期间国家领导人下基层的惯例——工作热情不必非得体现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假日,地方干部也可以安心与家人团聚;他简化了高层领导出行警车开道、中断交通的安保环节,并且放弃小轿车,集中乘坐面包车,而他的父亲以中央书记处书记之职去地方调研时,曾严肃制止了当地警车鸣笛开道的做法。”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阿让·安德烈在《习近平:红色中国的下一代》中说:“晚上,习仲勋经常和他的孩子们一对一地谈话,晚饭时间也是他教育孩子的机会。习近平的父亲经常引用孔夫子的话,包括著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强烈影响了习近平。有时他父亲还用农民的艰苦生活教育孩子们吃饭要吃干净,坚持让孩子们过一种俭朴的生活。有时候他们也会向父亲的秘书张志功要点零花钱买糖果或去看电影,但总体上看他们的生活是很朴素的。”“他们的父亲要求家人的行为要做好榜样。他们的妈妈齐心也不断向他们灌输节俭的观念,男孩们要穿姐姐们穿过的衣服和鞋子。齐心在她的回忆中提到,习近平曾经为穿他姐姐的旧鞋子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父亲就让把花鞋染黑了穿。”
《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一书称:“习仲勋在北京时仍保持着在陕甘宁边区养成的作风,在日常生活中勤奋、谦虚,制定和实施决策时把握分寸合理。习仲勋与处于领导岗位上的大多数延安老兵保持着同志般的关系。”“遗传学是科学,它的规律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可以预先决定亲属有相似政治命运的遗传学呢?了解了习近平主席的生活和升迁之路,研究了他父亲生活和斗争中的一些事件之后,就可以相信这一点了。”
“受到他父亲理想主义信念的强烈影响”
塔夫罗夫斯基在《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一书中说:“我对中国现今领导人习近平的了解是从他父亲习仲勋的命运开始的。习仲勋坚信正义的力量,早在青年时期就已成为职业革命者;他在20年的游击战生涯中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止一次地险些遭受敌人或朋友的子弹。作为建立新中国的一名元老,他并未因身居高位而‘腐化’,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也没有整过人。他依然保持了青年时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和建设祖国的强烈愿望。他从中国西北革命老区走来,在中国南方建立了经济特区,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窗口和引擎。”“在他的儿子习近平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前,我对习仲勋研究不多,甚至并不了解他非凡的个人生活的全部。只是从俄罗斯、中国、西方学者的著述中了解了习仲勋生活中的一些大事,在与熟悉他的一些人交谈后,我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英勇的、充满戏剧性的人属于新中国历史上伟大活动家之列的人物。在20世纪的转折关头,他经常与举世闻名的人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站在一起。”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2012年12月7日报道称,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被誉为深圳特区的开荒牛。习仲勋于1978年到1980年,冒着被指控“走资本主义”邪路的压力,向邓小平索要先走一步的尚方宝剑,请求建立经济特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杀出一条血路”。《习近平时代》称,“对于习仲勋参与创办经济特区的贡献,今天有人如此评价: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走的这一步意义重大”。
阿让·安德烈在《习近平:红色中国的下一代》中说:“年轻的习近平受到他父亲理想主义的强烈影响,他对他父亲的勇气、理想主义十分敬佩。”美国之音电台网站在习近平首次以中共最高领导人的身份离京当天报道,选择深圳这座具有“改革开放排头兵”称号的南方城市作为首次出巡地点,引起广泛关注与解读。《华尔街日报》称,“有分析人士将习近平此行视作向其父习仲勋致敬”。
2013年10月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时,英国BBC报道称:“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内著名的改革派,中国纪念习仲勋,不仅是出于中共纪念老一辈革命家的传统,也是在即将召开的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凝聚党内共识,坚定改革信念。”
“ 从父辈手中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
《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一书写道,时年66岁的老革命习仲勋决定在偏远的六七千人口的深圳建造一个新的城市。当时,这里的居民唯一感到自豪的是一幢五层建筑。但很快“深圳奇迹”就开始了,也许没有它,也就没有“中国奇迹”。特区政府从北京那里获得了高度自治权,确定了较低的所得税税率,简化了创办合资企业、办签证、利润汇出和外汇兑换的手续。后来,分析经济特区成功原因的学者们将之比作一个自由经济的“绿洲”,比作吸收新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吸尘器”,比作“通往外部世界的窗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为经济特区奠基、盖最初几层楼的是习仲勋,可以称其为“建设工程主任”。
2013年12月1日英国《卫报》刊文《习近平:世界所不了解的中国领导人》称,“习近平的父亲以温和稳健和坦率敢言而著称”,“习近平继承了他父亲的改革风格”。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教授伯尼·柳,曾在以习仲勋副总理为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访苏时担任过翻译,她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苏联领导层以及代表团成员在工厂、街头遇到的普通民众对中国代表团的热情友好。同时,习仲勋也表现出他的友好态度。他几乎总是面带微笑,说话尽量用短句子,以便译员翻译。和他一起工作很轻松、很惬意。我也要指出习仲勋很有文化修养,举止优雅。”2013年3月她作为七名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之一参加了与习近平主席的会面,伯尼·柳在谈自己的印象时说:“在那些事件过去54年后,安排我和习仲勋副总理的儿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会面,我马上就注意到了两位国务活动家的相似之处:同样的身材,只是儿子比父亲略高,同样和蔼可亲的面容;对交谈者的同样目光,这种目光只有文化素养很高、有巨大内在力量的人才有。”当习主席得知我很多年前曾是他父亲习仲勋率领的中国代表团的翻译时,他说:“这是天意。”在同中国问题专家交谈时,习近平讲述了自己父亲的生活经历,强调父亲是他生活上的高尚楷模,他说:“我们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要满怀敬意地将其举起。”
伯尼·柳还谈到,“在2013年12月2日俄中友协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举行习仲勋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当得知2001年父亲88岁生日时习近平给生病父亲的拜寿信中的“儿子的誓言”时,我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触动。他对生病的父亲说,儿子保证要用毕生精力来完成父亲为之奋斗的目标,忠于职守,谦虚谨慎,关心家庭与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访问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不久以前出访俄罗斯——父子作为伟大中国的使者的出访之间,无疑存在着极大的继承性。习近平从父辈手中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发展和深化我们两国、两国人民的合作和睦邻关系。我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践行中国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