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于文济楼109教室举办了主题为“‘最后一公里’困境与农民动员——对资源下乡背景下基层治理困境的分析”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范晓彤、石甜甜,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2022级研究生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的内容主要分为研究背景与逻辑建构、核心问题与乡村治理异化的表现、“最后一公里”困境生成的原因、突破最后一公里困境的对策四个层面的内容。首先,范晓彤同学对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并结合框架图对“最后一公里”难题在资源下乡背景下的逻辑建构进行梳理,她认为各种目标任务通过压力型体制与责权利层级间的不对称分配转嫁给了处于压力型体制末端且 “责大权小”的基层政府。接着,范晓彤同学又向在场同学讲述了研究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以及乡村治理异化的表现,她表明乡村治理异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无主体的村庄社会;二是资源下乡与村庄无主体性的强化;三是向上负责,对内脱离:乡村治理的系统性异化。
随后,由石甜甜同学对“最后一公里”困境生成的原因进行讲解,她认为乡村治理丧失了对农民的政治动员能力和动员的社会基础,以致对“最后一公里”的行动主体动员不足,从而导致涉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农民的参与,导致很多下乡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受益群体的监督、也缺乏对受益群体切实诉求的把握而产生资源浪费与使用的低效率:“最后一公里”困境由此生成。最后,石甜甜针对“最后一公里”困境生成的原因讲述了应对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是下乡资源转化为村庄公共事务激活村民自治;二是过程全覆盖式督察向关键性节点弹性化督察转变;三是科层内部政治动员向村民组织化动员转型。
两位同学的细致讲解使在场同学对基层治理的困境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对“最后一公里”困境的应对策略形成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此次讲座的顺利举办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同学之间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学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摄影:王晓菲、于梦菲)
供稿审核人:张卫东
编辑:徐小葳
审核:崔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