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由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主办的“学术纵横 名师名家讲坛”活动在千佛山校区1201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巴斯大学化学系教授Tony David James作了题为“Fluorescent chemosensors: the past,present and future”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学院教授李平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此次报告。
报告伊始,Tony David James向与会师生简要介绍了英国巴斯大学的基本情况。接着,Tony阐述了硼基生物分子在荧光探针、药物合成和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同时,他还指出糖在维持生物体内氧化还原稳态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课题组利用硼酸与糖类的共价偶联作用合成了一系列荧光探针,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随后,Tony对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策略进行了讲解,并展示了荧光探针在诊断治疗、纳米材料和水凝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此外,他还说明了活性氮和活性氧在诊断不同部位疾病时的作用机制,并分享了其课题组在该方向的研究进展。最后,Tony介绍了一种木质素可持续余辉材料,其课题组通过将木质素限制在模拟木材基质的3D聚合物(丙烯酸)网络中,制备了一系列可持续的余辉RTP材料。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踊跃提问,Tony对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本次学术报告的顺利举办,不仅让学院师生对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有效开拓了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院师生的科研热情。
Tony D.James,英国巴斯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23年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识别、荧光传感、荧光成像、手性识别和疾病诊疗等,是超分子化学领域国际知名专家。2013年获Daiwa-Adrian奖,2015年获得首届CASE奖,2018年在分子传感器与逻辑门国际会议中获得MSMLG Czarnik奖,2020年获得Frontiers in Chemistry Diversity奖,2017年至2022年期间获得英国皇家学会Wolfson Research Merit奖。出版学术专著3本,在Nature、Nature Reviews Chemistry,Nature Chemsitry、Nature Protocols、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Aging、Chem. Rev.、Chem. Soc. Rev.、Coord. Chem. Rev.、JACS、Angew等期刊发表论文450余篇,H因子86,授权30项国际发明专利。(摄影:白小易)
供稿审核人:魏 宁
编辑:邓同玥